最近实施了一个针对某开源软件的压测方案。借这次机会,尝试梳理了自己在考虑和实行压力测试方案时,想到的一些内容,作为思考笔记。
上节中,我们了解了自治系统AS和BGP协议。这次我们将使用MyTraceroute工具,亲手追踪我们发出数据包的路径。并介绍了一篇文献,如果我们要“感知全球的网络拓扑信息”,建设一个动态的分布式全球网络链路监测系统,可以做哪些操作。
上节中,我们认识了Internet物理上的拓扑。但网络是如何找到较优的线路进行连接呢?今天我们将在逻辑组成上进行探究,包括自治系统AS和BGP协议。
作为用户或开发者,我们仿佛已经对《畅通的互联网连接》这一事实深信不疑。但是,互联网世界究竟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呢? 本文为系列第1篇文章,涉及互联网网络物理组成上的不同层级。
距离21年1月心急如焚地撤离,10个月逝去。2.5年的喜怒哀乐回忆已经剥离了主观情绪,变成存档。我喝了一升可乐,吃了两斤荔枝,以照片系列的形式,在这里写一点东西。如果你正在和我在2020年一样深陷泥泞,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力量。如果将来不幸的我又和2020年一样深陷泥泞, 希望这篇文章也能给我带来力量。
在 Windows 10 中使用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部署 GNU/Linux 的学习或生产环境。同时使用 X11 Forwarding 将软件GUI窗口集成至 Windows 系统中,Windows + Linux 密切集成将带来丝滑体验。
近期,所在的4人小型团队完成了一个重大节点。在这几个月中,我尝试在团队中推行Git,作为代码版本管理和项目跟进的工具。总的来说,不算成功也不算失败。虽然尝试推广的是一个工具,但也许会给其他类型的技术推行提供参考。
本文为本人调试Xavier时遇到的,演示了如何开启Nvidia Jetson Xavier开发者套件的CAN总线,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指导文章。本文原作者为Ramin Nabati,由SPtuan获取其授权并翻译。原文链接为: https://medium.com/@ramin.nabati/enabling-can-on-nvidia-jetson-xavier-developer-kit-aaaa3c4d99c9
比较偶然的机会,以学生的眼光,收集了这个行业的一些信息。包括表层的一些框架和大厂们采用的硬件方案。 一路曲折走过来,以后大概率从事这个行业,应该多多积累信息,别憋死在象牙塔里才是。
带来一篇迟到的图记。折腾了半年,各方面总算适应下来。能在下半年天时地利人和,奇迹一样得到去演唱会的机会,是2018年中最高兴的事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