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ins;Lab

  • 项目
  • 折腾
  • 笔记
  • 图册
  • 杂谈
  • 文章索引 - 博主自荐博文
  • 关于/留言
Steins;Lab
某团的自留研究所
  1. 首页
  2. 折腾
  3. 正文

Intel Movidius Neural Compute Stick - 英特尔Movidius神经计算棒上手体验

2018年10月6日 10059点热度 10人点赞 16条评论

新拿到了一块Intel Movidius Neural Compute Stick,是Intel Movidius推出的一款针对神经网络边缘计算加速的usb设备。今天我们来把它和同样低成本的单板计算机树莓派 Raspberry Pi 配合使用,看看综合效能如何。

Table of Contents

  • 1 初见
  • 2 SDK安装
    • 2.1 安装SDK
    • 2.2 ncappzoo
  • 3 Tiny YOLO v2实战
  • 4 评价

1 初见

包装颜色整体和本体都为英特尔特有蓝色。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号U盘。纯金属机身,看来是被动散热。

这块硬件的全称是Intel Movidius Neural Compute Stick,由因特尔的Movidius推出(2016年9月英特尔宣布将收购计算机视觉创业公司Movidius)。在设备中,核心是一块英特尔®Movidius™Myriad™2视觉处理单元(VPU)。

这块设备是一块USB设备,旨在通过与主机(HOST)连接,将边缘计算中,深度学习图像的推理计算卸载到专用的计算棒中,来实现一个严苛功率限制下的高速深度学习推理计算。

不可免俗地,来看一下参数规格:

  • 处理器:英特尔®Movidius™Myriad™2视觉处理单元(VPU)
  • 支持的框架:TensorFlow *,Caffe *
  • 连接性:USB 3.0 Type-A
  • USB记忆棒尺寸:2.85英寸x 1.06英寸x 0.55英寸(72.5毫米x 27毫米x 14毫米)
  • 工作温度:0°C至40°C
  • 最低系统要求:
    • 运行Ubuntu * 16.04的x86_64计算机或运行Stretch桌面或Ubuntu 16.04虚拟机实例的Raspberry Pi * 3 Model B.
    • USB 2.0 Type-A端口(建议使用USB 3.0)
    • 1 GB RAM
    • 4 GB存储空间

根据官方描述,是支持树莓派的Raspbian的。今天我们的实验也在该平台上进行。毕竟,面向低成本嵌入式边缘计算的设备,插在性能强劲的x86_64设备上,门不当户不对。

不过需要指出的是,该设备的USB规格是3.0的。Raspberry Pi 3b+仍然是USB2.0接口。可以选择性能更加强劲、接口速度更高的单板计算机以提升效果。

 

2 SDK安装

以下是可能需要的链接:

https://software.intel.com/en-us/neural-compute-stick

https://software.intel.com/en-us/neural-compute-stick/get-started

https://github.com/movidius/ncsdk

https://movidius.github.io/ncsdk/

https://github.com/movidius/ncappzoo

本文成文时间2018年10月初,相比该设备发售时间并不算早。

目前SDK github官方项目显示因开源许可证“Back Soon”。但仍然可以查看文档和获取SDK。SDK分为v1和v2,v2不向后兼容。

注意在官方提供的APPzoo中,master分支默认是SDKv1的示例;要获取SDKv2的示例,请切到SDKv2的tag分支。

本文中使用SDK版本为v2,使用的硬件平台为Raspberry Pi 3B+。作为上手体验,我们先进行轻度体验。

2.1 安装SDK

我们首先使用一个干净的Raspbian系统。我用的18年6月的最新版。具体树莓派镜像部署在此不表。首先将软件包升级至最新。然后获取SDK。

mkdir -p ~/workspace
cd ~/workspace
wget https://ncs-forum-uploads.s3.amazonaws.com/ncsdk/ncsdk-02_05_00_02-full/ncsdk-2.05.00.02.tar.gz
tar xvf ncsdk-2.05.00.02.tar.gz
cd ncsdk-2.05.00.02
make install

make install将自动安装除了opencv外的所有SDK组件。注意,树莓派根据ncsdk.cfg文件没有指定多线程,自动使用-j4参数可能导致资源不足编译失败。建议设置为-j2或-j3。

该过程可能耗时1个小时左右。

安装完毕后可以运行make opencv安装opencv3.3。安装opencv的过程会更慢,可能使用数个小时。

 

2.2 ncappzoo

接下来,https://github.com/movidius/ncappzoo 是官方提供的应用实例库。包含一些caffe和TensorFlow模型,和使用它们的具体案例。README.md里已经有非常详细的说明,包括目标识别、目标检测和分数应用等。

图:ncappzoo 目标检测应用一角

 

3 Tiny YOLO v2实战

本节主要来看树莓派运行Tiny YOLO(v2)目标检测,看看实际成绩如何。

使用的项目为https://github.com/duangenquan/YoloV2NCS

我使用的是960*540的示例视频,置信度阈值0.3。

受限于USB2.0性能,离线视频平均为1帧。

 

4 评价

根据我们一般理解,深度学习边缘计算发展路线为GPU->FPGA->ASIC。Intel的神经计算棒则直接给我们以最终形态呈现出来。配合Arm v7l架构的HOST,考虑到自身成本(约650元)和HOST成本(约200元),作为视觉方案的快速原型搭建,是可以接受的。其与Caffe和TensorFlow的模型友好是非常大的亮点。

本次上手体验主要体验了该硬件给我们带来除GPU的解决方案和性能表现。接下来的文章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度探究,包括SDK使用、模型转换和运行原理等。: )

相关

标签: Movidius
最后更新:2018年10月6日

SPtuan

SPtuan 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,最大的愿望是度过平静的时光。 当前从事网络/CDN/对象存储研发。

点赞
< 上一篇
下一篇 >
0 0 votes
文章评分
Subscribe
Login
提醒
guest

guest

16 评论
最新
最旧 得票最多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trackback
博客文章索引 - Steins;Lab
3 年 之前

[…] 2018-10-06 Intel Movidius Neural Compute Stick – 英特尔Movidius神经计算棒上手体验 […]

0
回复
Wayne
Wayne
4 年 之前

然而如今Jetson Nano无论是算力还是性价比都超过了Intel计算棒

0
回复
SPtuan
SPtuan
作者
Reply to  Wayne
4 年 之前

@Wayne 是这样的,做专有硬件太早。
号称比GPU每瓦效能高,只字不提生态、价格和灵活性。学生时代有人还想让我研究这玩意……。这是我吃到的第一个大饼,印象深刻。

0
回复
你是什么垃圾
你是什么垃圾
5 年 之前

调包侠

0
回复
SPtuan
SPtuan
作者
Reply to  你是什么垃圾
5 年 之前

@你是什么垃圾 是的,完全正确。

0
回复
fandy
fandy
6 年 之前

催更,而且你已经不是大学生了,改改简介吧

0
回复
SPtuan
SPtuan
作者
Reply to  fandy
6 年 之前

@fandy 我是NEET

0
回复
平凡之路
平凡之路
6 年 之前

看不懂!啊

0
回复
初夏阳光
初夏阳光
6 年 之前

wow! 好高级的样子,才开始准备学单片机的鶸鷄涩涩发抖…

(话说这是什么评论系统吗?还是自己写的css啊,好漂亮。

1
回复
SPtuan
SPtuan
作者
Reply to  初夏阳光
6 年 之前

@初夏阳光 严重劝你不要学单片机,去学前端/人工智能。
之前的评论有点问题,无法嵌套回复,直接使用了wpDiscuz这一重量级插件,兼容性很好很强大,但是过于重了,你可以试试。

0
回复
初夏阳光
初夏阳光
Reply to  SPtuan
6 年 之前

@SPtuan 挺好的感觉,可惜我是 Typecho ,用不转 WordPress 的说…哈哈哈哈哈

0
回复
fandy
fandy
6 年 之前

持续更新好评(我这都好久没登自己的网站了2333)

1
回复
SPtuan
SPtuan
作者
Reply to  fandy
6 年 之前

@fandy 天天学习

1
回复
博客大全
博客大全
6 年 之前

学以致用

0
回复
Alchemy
Alchemy
6 年 之前

利用AI做个女朋友吧

0
回复
SPtuan
SPtuan
Reply to  Alchemy
6 年 之前

@Alchemy @人工zz

0
回复

SPtuan

SPtuan 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,最大的愿望是度过平静的时光。
当前从事网络/CDN/对象存储研发。

  • 1 初见
  • 2 SDK安装
    • 2.1 安装SDK
    • 2.2 ncappzoo
  • 3 Tiny YOLO v2实战
  • 4 评价
分类
  • Uncategorized
  • 图册
  • 学习笔记
  • 库
  • 折腾
  • 杂谈
  • 瞎**扯
  • 碎碎念
  • 项目跟踪
最近评论
SPtuan 发布于 2 个月前(03月22日) 书签: 关于 disk-io 的经验, 异步/同步 io 系统设计的经验 https://you...
SPtuan 发布于 2 个月前(03月21日) 如果公司不是对外提供这些服务的,这种岗位都是 infra 部门,平均年龄确实会大一些。尤其构建和维护...
HUA 发布于 2 个月前(03月19日) 想请问博主对于国内CDN行业,以及CDN调度、DNS托管类服务相关岗位的看法,以及是否还推荐校招新人...
SPtuan 发布于 3 个月前(02月03日) 2025 注: 长辈对于只身去深圳的担忧,更多地来自于 80s/90s 治安情况。近几年了解了严打...
SPtuan 发布于 4 个月前(01月16日) 哈哈,100就100吧,新年快乐!
热门主题 & 页面
  • 全球互联网拓扑探索 (1) : 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
  • Intel Movidius Neural Compute Stick - 英特尔Movidius神经计算棒上手体验
  • iowait 到底是什么?
  • 使用 WSL2 + X11 转发 - 在 Windows10 中打造 GNU/Linux 学习生产环境
  • 动手做!基于nRF24L01P的Arduino无线通信
归档
  • 2025 年 5 月
  • 2025 年 3 月
  • 2024 年 12 月
  • 2024 年 9 月
  • 2024 年 8 月
  • 2024 年 5 月
  • 2024 年 3 月
  • 2024 年 2 月
  • 2023 年 12 月
  • 2023 年 11 月
  • 2023 年 9 月
  • 2023 年 8 月
  • 2023 年 4 月
  • 2023 年 1 月
  • 2022 年 12 月
  • 2022 年 10 月
  • 2022 年 9 月
  • 2022 年 7 月
  • 2022 年 6 月
  • 2022 年 2 月
  • 2021 年 12 月
  • 2021 年 11 月
  • 2021 年 2 月
  • 2021 年 1 月
  • 2020 年 9 月
  • 2020 年 4 月
  • 2020 年 3 月
  • 2020 年 1 月
  • 2019 年 8 月
  • 2019 年 7 月
  • 2019 年 5 月
  • 2019 年 4 月
  • 2019 年 3 月
  • 2019 年 2 月
  • 2018 年 12 月
  • 2018 年 10 月
  • 2018 年 9 月
  • 2018 年 8 月
  • 2018 年 5 月
  • 2018 年 2 月
  • 2018 年 1 月
  • 2017 年 11 月
  • 2017 年 9 月
  • 2017 年 7 月
  • 2017 年 6 月
  • 2017 年 5 月
  • 2017 年 4 月
  • 2017 年 3 月
  • 2017 年 2 月
  • 2017 年 1 月
  • 2016 年 12 月
  • 2016 年 11 月
  • 2016 年 10 月
  • 2016 年 9 月
  • 2016 年 8 月
  • 2016 年 7 月
  • 2016 年 6 月
  • 2016 年 5 月
  • 2016 年 4 月
  • 2016 年 3 月
  • 2016 年 2 月
  • 2016 年 1 月
  • 2015 年 12 月
  • 2015 年 11 月
  • 2015 年 9 月

友情链接:

Blessing Studio hahaschool 绘枫和畅 魔法少女Fandy monsterx Clarke的博客 Luminous’ Home Shintaku's Blog
蓝黑的博客 haruhi.club Yida的博客 Bo2SS 涛叔 TangBao 同和君Hocassian

Steins;Lab 团子神社 zdfmc.net

steinslab.io built with ❤. Thanks for all 2015-2025.

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

wpDiscuz